新闻1+1丨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将如何进化?
本周,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博鳌亚洲论坛,再到中关村论坛,这些论坛重点都在关注经济与科技,这其中在科技层面,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方面的发展和讨论,尤为受到关注。
本周,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博鳌亚洲论坛,再到中关村论坛,这些论坛重点都在关注经济与科技,这其中在科技层面,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方面的发展和讨论,尤为受到关注。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高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从促进多方协同、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生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关注伦理安全等维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本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近日,在旧金山1X Technologies总部,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吸引了广泛关注。该公司研发的NEO Gamma人形机器人,向到访的英伟达CEO黄仁勋赠送了一件独具匠心的黑色皮夹克,以此展示其卓越的交互能力,同时也标志着1X与英伟达之间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3月26日晚,一场颇具硅谷风的发布会以直播的形式召开,在圆桌论坛激烈讨论具身智能行业话题的同时,魔法原子密集推出人形机器人小麦、四足机器人、首个端到端“原子万象大模型”,以及打造1000个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并量产400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商业场景等。信息含
近日在 1X Technologies 位于旧金山的总部,其研发的 NEO Gamma 人形机器人向来访的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赠送了一件特别定制的黑色皮夹克。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更象征着 1X 与英伟达日益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当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赛道遇上固态电池与人形机器人两大颠覆性技术,一场重塑产业格局的变革正在加速酝酿。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驱动下,这三个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
自从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成功亮相,通过舞蹈表演混了个“脸熟”,本土具身智能就似乎是推开了“表演系”的大门,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技术表演。
自宇树机器人在2025年央视春晚一舞成名,人形机器人市场迅速升温。近两个月来,无论是科技巨头、新兴创企还是跨界入局者,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在运动控制、智能交互等核心领域展开激烈角逐。3月26日晚,成立仅一年有余的魔法原子也带来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
自从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成功亮相,通过舞蹈表演混了个“脸熟”,本土具身智能就似乎是推开了“表演系”的大门,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技术表演。
原地侧空翻;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拥有更加“聪明”的任务规划“大脑”和技能执行“小脑”;多台机器人协同配合,在工厂里进行大尺寸料箱搬运……近段时间,多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和创新中心纷纷公布新产品、新服务和新进展,并持续攻关关键技术,深耕市场创新场景应用
虽然舞台上的宇树机器人动作还略显生涩,但数十个机器人一起舞动的画面着实让人形机器人走进了大众视野。而这一场景也实实在在地折射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最新图景:从工业领域的精密操作到服务场景的智能交互,从深海探测到太空探索,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众多人形机器人集中“参会”,15家企业的近百台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活跃在各个角落。
这家成立仅一年多的公司,首次系统性披露了其技术路径,硬件端90%以上核心零部件自研,软件端推出原子万象大模型,并计划年内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红星资本局在现场获悉,有10项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密集发布。
“我在停车场当过交通疏导员,在汽车门店当过导购,在餐厅当过下单上菜的服务员,在理发店帮顾客吹过头发……”在商场,人形机器人小麦不断解锁着自己的多重角色。
一个由日本大型公司和大学组成的新组织已经成立,通过让AI学习人类操作机器人时获得的数据,开发像人类一样执行复杂动作的“人形AI机器人”。
昨天文章最后提到的向下取量,还真是达到了,大小指数再次破后而立,接下来的行情,就要启动了,目标不止3400。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的统计数据,2024年年前10个月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至少已有55起融资。加上11月的融资,年内行业的融资事件已超60起。该机构还预测,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35年,To B场景销量将达75.5万台,市场规模约755亿元;To C场
2025年,人形机器人从科幻电影中的虚构形象,真切地走进了现实生活。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群身着花棉袄的机器人欢快地扭起“秧歌”,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人形机器人这一领域。
2月底人形机器人疯涨的时候,科创50新高之后,缠论结构上出现了五分钟级别2个中枢的上涨,那时红竹给出的风险预警,只谈卖不谈买。